联系人:王经理
手机:18958338888
电话:021-34713326
传真:+86-123-4567
E-mail:214938170@qq.com
Q Q:214938170
地址: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莼湖街道舍网村工业园区
全省城市社区“10分钟体育健身圈”覆盖率超97%,将运动空间“嵌”入城市肌理
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“全民健身日”,江苏大地处处涌动着运动热潮。漫步全省各地,从晨曦微露的社区健身广场,到华灯初上的体育公园,随处可见群众运动的身影,形式多元的健身活动,正为江苏人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。
全省体育场馆全面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,城市体育设施“见缝插针”式布局让健身场地触手可及,“终身运动”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……目前,全省建成体育场地36.37万个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.46平方米,“快乐运动”的健康生活方式已然成型。
8月8日,连云港市赣榆区举行2025年“全民健身日”志愿服务主题活动。全区7支代表队、600多名志愿者通过参与健身腰鼓秧歌、职工广播体操等活动,在运动中感受健康生活的快乐。(朱代桂 摄)
在持续高温的暑期,游泳场馆成为市民消暑健身的热门去处,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游泳馆暑期日均客流量达1600余人次。8日正午时分,该中心游泳馆免费开放,馆外早已排起长队。“特意提前40分钟赶来,没想到已经这么多人。”成功领取免费泳票后,南京市民张思程兴奋地表示,“比起待在家里吹空调,游泳更健康。”五台山体育中心办公室主任丁元介绍,该中心在8日当天推出长达20小时的“惠民开放接力”,清晨5点,体育中心的塑胶跑道已向晨练市民敞开,深夜12点,羽毛球馆仍有运动爱好者挥汗如雨。这样的惠民服务并非一时之举。“我们场馆全年开放不打烊,下属各个场馆均有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措施。”丁元表示,羽毛球馆夜间10—12点的低收费时段尤其受到年轻群体青睐,16片场地基本处于满场状态。
在江苏各地,体育场馆将惠民开放从特殊日期的“优惠活动”升级为常态化运营。今年夏天,羽毛球等大众运动项目持续升温,场地预约常“秒光”,常州市奥体中心将去年新增的10片羽毛球场地日常面向社会“低免开放”。该馆管理中心副主任江永表示,中心全年面向公众开放,免费或低收费的健身场馆、运动项目选择多样。扬州市游泳健身中心总经理助理黄莺莺介绍,场馆及外围健身步道全年对外开放350天以上;法定节假日、双休日、寒暑假期间、全民健身日每天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8个小时以上。“低免开放”不仅让市民健身成本大幅降低,也带来体育场馆的进一步“升级”。“我们正积极转变运营理念,从单纯场地开放向精细化运营转型。”丁元表示。
“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,已连续十年列入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。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‘十四五’期间,全省1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。”
从专业的体育场馆延伸到公园、社区和街角,全民健身篇章持续着墨于城市“边角”,将其转化为灵活实用的健身新空间。8月8日,夜幕下的江心洲E^3PARK体育公园灯火通明,2025南京市“全民健身日”主题活动在这里启幕,集赛事、展演、互动体验于一体的体育嘉年华火热举行。这片曾荒草丛生的江畔空地,通过政府与规划部门的“空间活化”巧思,化身为功能完善的健身宝地,自7月初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周边居民的心头好。“以前总觉得没时间锻炼,现在变成了一种享受。”南京市民张女士由衷感慨。像她一样的周边居民也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健身场地带来的便利,“现在下班,拐个弯就有场地打球,再也不用出岛了。”
今夏,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“苏超”)成为现象级体育赛事,在全省乃至全国掀起足球热潮。在江苏各地,桥下空间、社区空地、河岸绿地,一块块经过科学规划的足球场地如珍珠般镶嵌在市民生活圈中。南通市海安高新区的如海河大桥下,昔日被人忽视和遗忘的空间已蜕变为全封闭笼式足球场,射门框、照明灯一应俱全,周边居民步行几分钟就能来场酣畅淋漓的比赛。吴江江陵高架运动中心,这片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桥下空间如今已成为多功能活动场所,其中包括两片五人制足球场,上演另一种“速度与激情”。运营方“天奥体育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试营业3天,日均接待运动纳凉市民超1000人次,球场提前预约全满。
目前,江苏城市社区“10分钟体育健身Kaiyun平台官方圈”覆盖率已超97%,今年全省还将利用城市“金角银边”新改扩建1000片群众身边的功能性球场、200公里健身步道。“镶嵌”在城市肌理中的运动空间,徐徐展开现代都市的健康生活画卷。
从“硬件”升级,到思维革新,全民健身浪潮推动运动理念转向终身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。这一变化在青少年体育培训领域尤为显著。走进常州棒垒球训练基地,数十名青少年正在教练指导下进行专业训练,主教练周晚碧告诉记者,这个暑期来训练基地报名的人数有明显增加,“现在家长的观念有了很大改变,以前咨询多是关注孩子能否出成绩走职业道路,现在更看重培养兴趣爱好和意志品质。”体适能培训替代竞技考级,青少年体育消费类型中“兴趣类”占比提升,这些变化并非个案。在全省各地,少儿体育培训班常年火爆,网球、跑酷班供不应求,射箭、赛艇等以往的小众项目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家长带孩子尝试。“现在我更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平衡。”南京家长刘静表示,她为10岁的儿子选择了跑酷和射箭课程,“这些运动能培养孩子的协调性和专注力,这钱花得值。”
随着健康意识升级,更多人的健身观念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追求的转变。在数字经济赋能下,上班族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和运动App记录步数、打卡运动,通过排行榜、点赞等社交互动机制,开展步数比赛或健身挑战,线上线下结合,使健身更具趣味和黏性。“现在每天都会通过小程序随机组‘球搭子’,或者跟着直播跳健身操。”28岁的南京白领陈琳觉得,从过去为减肥、体检达标而锻炼,到现在主动健身,运动变得更有吸引力了。银发一族的“潜力”也不可小觑,从广场舞基础班到柔力球提高班,老年人对运动技能的追求持续升级,全省各地老年大学运动课程报名火爆。在盐城大丰区,由退休教师组成的门球队每周定期训练,队长王建国表示:“现在讲究科学健身,光跳广场舞不过瘾了,还要挑战更有技术含量的项目。”
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,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将“每天锻炼一小时”列为生活方式的新标配,江苏不断夯实全民健身基础,推动群众体育事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。(吴雨阳)